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项目是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利用液流电池技术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设规模:项目总建设规模为200MW/800MWh,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储能电池组100MW。一期工程已于2024年5月成功并网投运,规模为100MW/400MWh。
投资主体:项目由大连热电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
技术支撑:项目采用大连化物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好、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规模大、寿命长、性价比高、电解液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创新: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储存和释放。与传统二次电池相比,液流电池的电极反应过程无相变发生,可以进行深度充放电,能耐受大电流充放。
储能时长:液流电池的储能时长相比现阶段电化学储能主流的锂离子电池更长,可轻松实现6小时以上的储能时长,满足未来风光高比例、大容量并入电网的储能需求。
循环寿命:液流电池具有特别长的循环寿命,最低可以做到10000次以上,整体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5年或者更长时间。
应用场景:项目建成后主要接入大连国家电网,在用电低谷时储存本地的核电和海上风电,在用电高峰将电能输出使用。此外,电站还可参与本地电网市场辅助服务(如调峰、调频、调压、黑启动和不间断电源)。



经济效益:项目通过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有助于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项目的成功并网也为液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望推动液流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效益:项目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率和利用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此外,项目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挑战:尽管项目具有诸多优点,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的竞争力;同时,液流电池的初次投资成本较高,也制约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液流电池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未来,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项目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液流电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项目作为一项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在技术创新、储能时长、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项目的成功并网也为液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