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海储能)成功中标惠阳区50MW/300M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此次中标不仅彰显了中海储能在规模化长时储能领域的卓越竞争力,更加表明了公司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同时,也标志着中海储能产业发展首次实现大湾区战略布局,为粤港澳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惠阳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腹地,是国家“双碳”战略先行示范区与新型储能产业核心承载地。项目总投资8.2亿元,规划储能规模50MW/300MWh(意味着该储能系统可以以50兆瓦的功率持续放电6个小时),采用铁铬液流储能电池技术路线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惠阳区在新型储能领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对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该项目第二次招标中标公示显示:

中标人为: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惠州惠阳图迹智慧运营科技有限公司、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的联合体,中标价格7.3330807616亿元,折合单价2444.36元/kWh

中海储能作为国内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领航者,自主研发创新的铁铬液流电池技术以高安全、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四大核心优势,破解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消纳难题,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列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公司产品已纳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中海方案。

为确保项目全周期高效推进,中海储能创新实施“基地+集群”双轮驱动战略,在惠阳区高标准建设铁铬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智慧基地,通过自主研发的FLOWBD-R1人工智能推理模型实现全链条智能赋能,形成从材料智造到场景实证的垂直整合体系

尖端科研平台突破关键技术壁垒;智能工厂实现核心原材料精准生产;数字化产线确保电池系统模块化智造;智慧运维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管控网络;零碳实证基地覆盖源网荷储全场景验证;产学研平台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同时,中海储能将积极引领铁铬液流电池上下游产业集聚落地,通过产业链紧密配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种技术穿透产业链、生态重构价值链的创新实践,将显著提升惠阳区铁铬液流电池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率与竞争力,推动惠阳区迈向绿色发展新高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中海储能总经理王屾表示:“惠阳项目是公司践行‘双碳’战略的标杆工程,标志着我们在新型能源系统构建中实现了从项目示范到全面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不仅提供技术领先的铁铬液流储能系统,更致力于构建‘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能源解决方案,为湾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转型范式。公司将全力以赴,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严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确保圆满交付精品工程,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

 

潮平水阔催人进,奋楫扬帆正当时。中海储能始终秉持“储存能量,贡献社会”的价值理念,以此次项目为契机,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加速产品迭代升级,着力提升产能规模与市场占有率,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变革,不断强化企业竞争力,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扎实推进公司战略目标落地,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稳健、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中海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海储能

https://mp.weixin.qq.com/s/MIZlV2zBRyAIYVukDiGR4g

液流电池(Flow Battery)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它通过液体电解质的流动来存储电能。与传统的固态电池(如锂离子电池)不同,液流电池的能量存储组件(电解质)是分离的,通常储存在外部容器中,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池单元循环。
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存在于液态电解质中的电池技术,电解液在电堆外部,在循环泵的推动下流经电堆,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国际上液流电池主要有全钒液流电池、锌溴电池、铁铬电池、多硫化钠溴电池4种技术路线。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目前产业链建设和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由功率单元(电堆),能量单元(电解液和电解液储罐),电解液输送单元(管路、阀、泵、传感器等辅助部件)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其中,电堆由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电极框、密封等材料构成。液流电池生产线包括(双极板,膜裁切,碳毡裁切,电堆堆叠组装)等。欢迎申请加入微信群。
另外欢迎加入通讯录:https://www.aibang360.com/contacts/100278100042
双极板 设备 材料 检测 加工 液流电池 质子膜 隔膜材料 电堆 电解液 激光设备 其他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