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Flow Battery, VFB)因其长寿命、高安全性和灵活扩容等优势,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电解液作为其核心能量载体,其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电池性能,而温度是调控电解液特性的关键参数。
近年来,研究与实践表明,将电解液运行温度从传统25~35℃提升至45~55℃,可显著优化系统效率与能耗。本文结合实验数据与公开资料,系统分析温度对电解液及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探讨相关优化策略。
 1  温度对电解液物理性质的影响

1.1 黏度与流量的动态变化

○ 黏度特性电解液黏度随温度升高呈指数下降(如下图所示)。例如,温度从25℃升至55℃时,黏度可降低30%~50%。

○ 流量响应黏度降低直接减少流动阻力,在相同泵功下,电解液流量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10℃,流量提升约15%~20%。

图源:液流电池技术.张华民

1.2 流动阻力的降低

○ 低黏度电解液在电堆及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减小,降低循环泵能耗,从而提升系统整体能量效率。

 2  温度对电池效率的双重效应

2.1 库仑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 CE)的下降

○ 温度升高时,库仑效率呈现缓慢降低趋势,且在高温区(>45℃)下降速率加快。
○ 机理分析高温加速了钒离子的热运动,导致更多离子通过隔膜发生交叉渗透(如V²⁺与V⁵⁺的互串),引发自放电反应,降低电荷保持能力。

 

2.2 电压效率(Voltage Efficiency, VE)的提升

○ 电压效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尤其在低温区间(25~35℃)提升幅度最大。例如,温度从25℃升至45℃时,VE可提升5%~8%。
○ 机理分析:
  • 高温下电解液流量增加,加速电堆内活性物质的更新速率,减少浓差极化与电化学极化。
  •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55℃时,极化效应趋于稳定,效率提升幅度减弱,但仍维持较高水平。

 3  运行温度优化策略与工程实践

为适应更高温度区间(45~55℃),行业提出以下技术改进方案:

3.1 热管理系统的革新
○ 空气冷却替代冷冻机:传统冷冻机能耗高且维护复杂,改用空气冷却系统可降低30%以上运行能耗,同时满足高温散热需求。
○ 耐高温材料升级:采用耐腐蚀、低渗透性隔膜(如改性Nafion膜)及耐高温密封材料,确保电池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

3.2 电解液与电堆设计优化

○ 低内阻电堆:通过优化流道设计(如蛇形流道)与电极材料(如石墨毡表面改性),降低电池内阻,减少热量生成,提升能量效率。
○ 流动阻力控制采用大孔径管路与高效循环泵,进一步降低泵功损耗。

3.3 温度-流量协同调控

○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动态调节电解液流量,平衡温度升高带来的效率增益与泵功成本,实现系统能效最大化。
 4  结论

提升电解液运行温度至45~55℃,通过降低黏度、增强传质效率,可显著改善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与循环经济性。尽管高温可能轻微牺牲库仑效率,但通过材料创新与系统优化,整体能量效率(EE)仍可提升10%~15%。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

  • 高温下电解液长期运行的化学稳定性;

  • 极端温度环境(如低温或瞬态热冲击)的适应性设计;

  • 热-电耦合模型的精准化与智能温控策略的开发。

 5  部分液流电池企业产品电解液运行温度
大连融科:部分产品(例如TPower7系列)可在-35℃至45℃的环境温度下稳定运行。
寰泰储能:储能产品可在-35℃至45℃的环境温度下稳定运行。
国润储能:全钒液流电池产品环境温度为-30~50℃。
恒久安泰:混酸电解液的工作温度宽在-30~60℃(无需换热器)。
纬景储能:锌铁液流电池能在-10°C至45°C环境温度下做到安全稳定运行。
上海电气:兆瓦级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工作温度可在-10~50℃(能量效率>70%)。
中和储能:公司大多数小型储能系统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5 ~ 38 ℃,可在-35~40 ℃下工作(DC ≥ 80%)。

伟力得:公司储能产品可在-30~40 ℃环境在工作(能量效率≥80%)

天府储能:128kW钒电池超级电堆运行温度为-20~50℃(能量效率达83%)
林源储能:40KW电堆可在0-45稳定运行(直流侧的转化效率大于83%)
部分参考资料:液流电池技术.张华民;行业报告: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技术进展(2023);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Temperature effects on vanadium flow battery performance" (2022).
 
申明:文章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液流电池(Flow Battery)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它通过液体电解质的流动来存储电能。与传统的固态电池(如锂离子电池)不同,液流电池的能量存储组件(电解质)是分离的,通常储存在外部容器中,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池单元循环。
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存在于液态电解质中的电池技术,电解液在电堆外部,在循环泵的推动下流经电堆,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国际上液流电池主要有全钒液流电池、锌溴电池、铁铬电池、多硫化钠溴电池4种技术路线。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目前产业链建设和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由功率单元(电堆),能量单元(电解液和电解液储罐),电解液输送单元(管路、阀、泵、传感器等辅助部件)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其中,电堆由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电极框、密封等材料构成。液流电池生产线包括(双极板,膜裁切,碳毡裁切,电堆堆叠组装)等。欢迎申请加入微信群。
另外欢迎加入通讯录:https://www.aibang360.com/contacts/100278100042
双极板 设备 材料 检测 加工 液流电池 质子膜 隔膜材料 电堆 电解液 激光设备 其他
 

作者 808, ab